合作同学(已毕业硕士生)
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

成为硕导前合作过的硕士生,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一起走到最后,道一声“抱歉”,送上祝福
谭胖(右)协助刘旭红老师指导 研1902班 论文题目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新型分子设计研究》 合作三年
刁恩虎(中)协助刘旭红老师指导 研2001班 论文题目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铁碳团簇势能预测及结构优化研究》 合作两年
王凌晖(左)协助刘秀磊老师指导 研2102班 论文题目 《面向科学家资源的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合作一年

成为硕导前合作过的硕士生,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一起走到最后,道一声“抱歉”,送上祝福
秦智慧(左)协助李宁老师指导 研1902班 论文题目 《分子基团描述子构建及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合作三年 获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李丹(右)协助刘秀磊老师指导 研2004班 论文题目 《材料属性预测及反应网络生成相关技术研究》 合作两年
于筌(中)协助刘秀磊老师指导 研2101班 论文题目 《基于可变形DETR的无人机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合作一年 获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计研2203, 2022020654@bistu.edu.cn
与杨涛老师合作指导
我是王滋明,来自海南省万宁市,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2级计算机专业的一名研究生。
目前,我跟着刘老师做多保真度数据学习方法的相关研究,旨在更好地利用材料领域下的多保真度数据。懂材料的人不一定懂计算机,懂计算机的人又不一定懂材料,而刘老师靠着自己丰富的经历成为了横跨材料和计算机领域的一座大桥,我则是这座大桥上的一辆小车,每天都在与材料和计算机打交道。
刘老师曾说:“人生目标就是在人类发展的里程碑上立碑,贡献多者的立大碑,贡献少者的立小碑。”我想我的人生目标也是如此,在机器学习和材料科学的交叉领域上立一个碑,无论其碑大碑小我都喜欢,哪怕最后没立上也不用怕,毕竟等我走了至少也有一个碑。